首頁>軸承新聞>中國軸承業發展空間巨大 發展道路是曲折的 |
中國軸承業發展空間巨大 發展道路是曲折的
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2012/07/30
2012年07月30日11:34 |
國內企業主要從事通用軸承的生產,專用和高端軸承生產企業較少,技術還不成熟。因此,國產企業要想與國外先進軸承品牌競爭,甚至超越,還需要在技術等方面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道路。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采取了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拉動經濟發展的積極財政政策。受益于相關行業的發展,軸承產銷迅速擴大,利潤水平得到提升,行業發展明顯加快。2010年我國軸承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519.69億元,同比增長39.45%;實現工業總產值1514.34億元,同比增長38.04%;利潤總額為98.12億元,同比增長69.37%。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軸承制造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世界知名企業紛紛進入中國軸承市場,并建立生產基地,如瑞典SKF集團,德國舍弗勒集團,美國鐵姆肯公司,日本的NSK公司、NTN公司等。這些公司不僅是全球經營,而且是全球制造,他們憑借品牌、裝備、技術、資金和生產規模的優勢,與國內的軸承企業展開了激烈競爭。
“十二五”期間,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效果將繼續顯現,國內經濟增長保持強勁,國際市場也將緩慢復蘇,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國民經濟的發展將拉動基礎建設的投資,進而推動冶金、電力、建筑機械、建筑材料、能源等行業的發展,同時國家出臺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對汽車、航空航天、機床、風電等行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這些行業對軸承的需求也將逐步擴大。
此外,國家對裝備制造業的重視以及軸承國產化趨勢日益明顯,我國軸承市場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軸承制造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隨著我國軸承主機行業的發展,軸套的產品結構將發生變化,其高端產品在產品中的比重上升,銷售單價也將隨之提高,預計到2015年,我國軸承產量有望超過220億套,銷售額有望超過35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軸承生產和銷售基地。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推薦信息 |
□洛軸承建“國家要點實驗室”方案經過可行性證明 □天馬股份:通用軸承和鐵路貨車軸承 □GCR15軸承鋼管出口量超預期同比大增30% □我國主要軸承企業產銷步入企穩回升階段 □洛陽匯工大型精細軸承項目行將竣工 |
上一篇:玉山縣打造全國軸承產業標桿
下一編:山西市場經銷軸承一半以上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