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軸承新聞>塑料機械產業“十二五”要實現年均增長12% |
塑料機械產業“十二五”要實現年均增長12%
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2011/06/21
“十二五”期間,是世界經濟走向復蘇、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進行大變革大調整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塑料機械行業加快調整和振興步伐、努力實現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中國塑料機械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把精密鑄造裝備、節能塑料成型加工裝備等六大領域列為發展重點。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錢耀恩近日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塑料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經制定。
到2015年,我國塑料機械行業掌握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開發一批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重點產品,提升一批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具有行業帶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努力實現塑料機械行業由大變強的轉變。
塑料機械產業發展前景十分看好。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增加,心臟起搏器、人工膝關節等生物材料和植入體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醫用塑料具有市場需求大、發展潛力大和利潤高等特點。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表示,塑料作為高分子材料,是繼木材、水泥、金屬之后的第四大結構材料,由于所有塑料均需經過塑料機械這個工作母機的加工,才能成型為各種塑料制品,因此,塑料機械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發展目標:要實現年均增長12%
據錢耀恩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塑機行業保持了迅猛發展的勢頭,截至2009年,塑機工業總產值已上升到258.48億元,約為2001年的3.2倍。“十二五”期間,要使行業經濟運行平均每年增長12%以上,實現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銷售總額均達到500億元以上的產業規模目標。
在科技水平方面,“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形成30個以上具有自主設計和自主制造能力的國家級、省級企業研發機構(國家級、省級技術中心),重點骨干企業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3%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例達到20%以上,新產品產值率力爭達到40%,主導產品升級換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和創新產品大幅增加,自主創新能力在若干領域取得標志性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同時大力提升市場份額。錢耀恩介紹,我國將努力提高國產塑機質量水平,著力擴大國內市場,使國產塑機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定在80%左右。同時,大力提升出口產品的競爭優勢,著力開拓出口市場,力爭到2015年使我國塑機出口達到100億元以上。
在產業結構方面,我國將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形成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形成一批參與國際分工的“專、精、特”專業化的生產企業,至2015年,基本形成以高新技術為先導、高效節能產品為重點、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為亮點、高中低檔協調發展的先進塑機制造基地。
在發展方式方面。生產組織方式和重要生產工藝得到新的改進,現代制造服務業得到新發展,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顯著降低,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大型企業集團的現代制造服務收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20%以上。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推薦信息 |
□臨西軸承工業園區支撐企業商品立異 軸承研制間頻出訂單 □工程機械輪胎市場潛力巨大借勢而起 □瓦軸ZWZ獲評中國最有價值軸承商標 □高負債及機械缺乏鎮壓重壓俄羅斯農戶及谷物收成 □全國制作業區域品牌30強“瓦房店軸承”位列第九 |
上一篇:汽車機械等制造業持續低迷 國內三大鋼企集體降價
下一編:沈鼓集團機械工業百強排名上升46位